细胞自噬标志物LC3

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如期拉开帷幕,201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日本科学家大隅良典,以表彰他对细胞自噬机理的发现。早在上世纪50年代,比利时科学家杜夫通过电镜观察到自噬体结构,并首先提出了“自噬”这种说法。

自噬是一个吞噬自身细胞质蛋白或细胞器并使其包被进入囊泡,并与溶酶体融合形成自噬溶酶体,降解其所包裹的内容物的过程,以实现细胞稳态和细胞器更新。这个过程以溶酶体封闭小室为终点结束。图1即形象地描述了细胞自噬的机理。通俗地说,细胞可以通过降解自身的非必需成分来提供能量和营养,也可以降解一些毒性成分以阻止细胞损伤和凋亡。目前的检测金标准是通过电镜观察膜状结构的自噬体以及检测自噬标志物LC3。虽然电镜可直接观察到自噬,但由于需要电镜设备和一定的实验技能,其无法满足所有研究者的需要,所以更常见的是检测自噬标志物LC3。理解细胞自噬对认识衰老、分化及发育、免疫及清除微生物、肿瘤等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有重要意义。

图 1. 细胞自噬机理的模式图 (源引自:Nobelprize.org Database)

LC3最初发现时被认为是微管关联蛋白1A和1B (microtubule- associated proteins 1A and 1B),被称为MAP1LC3,随后发现LC3与酵母蛋白Apg8/Aut7/Atg8具有较高相似性,并在自噬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哺乳动物中LC3有3种亚型,包括LC3A、LC3B和LC3C,它们在自噬过程中存在相关的翻译后修饰。自噬发生过程中,LC3蛋白合成后立即在其羧基端被Atg4所剪切,产生细胞浆定位的LC3-I。在自噬过程中,LC3-I会被包括Atg7和Atg3在内的泛素样体系所修饰和加工,产生分子量为14kD的LC3-II,并定位到自噬小体中。这样,自噬小体中存在的LC3和LC3-II都被当做细胞发生自噬的分子标志,并且LC3-II的含量和发生自噬的程度成正比,C3-II/I比值的大小可估计自噬水平的高低。由于LC3A作为LC3的一种,同样可以用作自噬的分子标志物。

云克隆公司开发了针对LC3A的重组蛋白(RPL701Hu01RPL701Ra01)、抗体(MAL701Hu21MAL701Ra21PAL701Hu01PAL701Ra01)以及ELISA试剂盒(SEL701HuSEL701Ra),可供广大科研工作者选择使用,为科研用户研究自噬相关机制提供了良好的实验平台。

更多产品,请登录http://www.cloud-clone.us/